“ 屋顶的太阳能板不仅为工业园区供电还能将多余的电能卖回给电网这一技术很了不起。”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未来5年愿邀请5万名美国青少年来华交流学习”重大倡议,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邀请、北京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接待的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青年学生代表团一行17人近日访京。

几天的行程,他们先后奔赴长城,领略绵延万里的磅礴气势;走进充满古韵的故宫,感受中国建筑艺术之美;参观鼓楼,领悟老北京的独特风情;置身零碳园区,了解北京绿色发展成就。感叹于中华几千年文化深厚与广博的同时,也称赞于北京在绿色发展方面的实践成效。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学生了解园区历史沿革及顶层设计理念3月18日,代表团置身由天普实施的华电“天宁1号”零碳智慧园区,切实感受北京绿色发展成就。大家边参观边围绕园区零碳建设相关技术、经济发展以及对应创新项目的普及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国际问题研究学院的研二学生马特奥(化名)对北京大力将清洁能源融入城市建设的举措称赞道:“我看到当地屋顶太阳能板不仅为工业园区供电,还能将多余的电能卖回给电网,这一技术很了不起。”
“天宁1号”零碳智慧园区屋顶光伏系统
从始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北京第二热电厂,华丽转身为如今的“零碳示范园区”。“天宁1号”零碳智慧园区不仅成为北京绿色发展的**典范,更被评为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优秀案例,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解题思路。占地约7.9万平方米,园区在保护工业遗产、保留建筑历史风貌的基础上,通过制定系统零碳规划、绘制碳中和路线图、开展系统零碳改造、搭建智能管控平台、开展绿色电力交易和植入零碳文化概念,系统全面建设零碳智慧园区,已变身为文化、金融、科技融合发展的文化科技产业园区。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学生参观“天宁1号”零碳智慧园区
代表团一行在对整个园区历史沿革及顶层设计有了整体认识后,深入了解零碳园区的建设理念、技术应用、实践成果,尤其是园区在践行“双碳”目标方面的重要举措,实地参观屋顶光伏项目、光伏垃圾桶、光伏车棚、碲化镉光伏发电玻璃建筑一体化、光伏座椅、景观鱼池光热系统等分布式新能源综合应用场景。 目前,园区已经实现了100%绿电使用,还成功获得碳中和认证,大家纷纷对北京市推动绿色经济标杆城市建设的举措表示称赞,认为在全球气候变化治理进程中充分彰显了北京的积极担当。